用“微生物”在3000米深海下找石油?听上去像一部科幻电影,但它已经在中国至少11处海域内实现了。而将这个技术带回中国的,是2009年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特聘专家——梅海博士。
石油,这种由亿万年前海洋或湖泊里的动植物遗体层层堆积后,经过高温高压形成的宝贵资源,被誉为人类工业的“黑金”。对于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中国来说,怎么更高效地寻找自己的工业血液?已成为一道必答题。
“形象地说,油气勘探就像在地层深部寻找“宫殿”里的‘宝藏’。‘宫殿’就是圈闭和构造,‘宝藏’就是油气资源。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探油者,主要是采用地球物理学方法找油——激发和接收‘地震波’来寻找可能储集油气的构造,这一手段乃是全球油气勘探的主流技术。但常规的地震勘探面临着“找得到‘宫殿’、认不出‘宝藏’”的难题,因而亟需有效的油气检测技术来提高勘探成功率。”梅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2007年回国创业的目的,就是应用国际前沿的地质微生物技术提高油气检测的可靠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勘探成功率。
这是怎么实现的?还得从人类如何探油说起。
资料显示,从19世纪6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出现了第一口油井开始,人类为探明哪块地下藏有石油,可谓殚精竭虑:从最早靠眼睛发现地表“油苗”,到靠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地下油罐”,再到目前,被全球普遍采用的发射地震波来确定“可能储油的构造”,探油方法由粗放式日渐走向高精尖,但高勘探成本和低成功率,却始终是制约油气勘探的最大瓶颈。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地震勘探技术已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平。在一般地质条件下,单一采用地震勘探技术确定的油气探井钻探成功率大约为30%~40%。在陆地上钻探一口油井的费用动辄数千万元。在海域特别是深水,一口井的钻探成本更是高达上亿美元。”梅海表示。
梅海博士形象地概括:“把地质微生物技术带回中国,是希望在‘十八般探油武艺’里,再增加一把利剑。在探油‘大部队’出发以前,由‘微生物调查部队’充当‘侦察兵’,首先锁定‘宝藏’位置,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勘探成本。”而这也是地质微生物技术的优势所在。
什么是地质微生物技术?记者查询发现,它是地质学和微生物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战略性技术。目前,这项技术正在全球兴起,已在50多个国家、3000多个油气勘探项目里得到应用。
国外大量勘探、钻探实践后发现:在一般地质条件下,若将传统地震勘探技术和地质微生物技术相结合,钻探成功率可以提高至70%~80%。同时,每口成功钻井的平均勘探成本要降低40%左右。2001年起,美国先后在加州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高校成立地质生物学专业,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也在急起直追。
梅海于2007年1月归国创立了中国首家以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MGCE)为核心的“盎亿泰地质微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地质微生物技术产业化的积极推动者。
谈到从海外科学家到归国企业家的心路历程,梅海告诉记者,这是“美国梦”与“中国梦”的交汇点。
“在美国读书时,一段特殊经历让我见证了‘技术和资本相结合的巨大杠杆效应’。”他说。当时美国环保局提出了一项非道路低硫柴油新标准,梅海在导师指导下,带领研发团队取得了氧化脱硫技术的突破,并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这项专利曾被美国一家公司成功地进行商业运作,该公司最终在纳斯达克上市。
“这让我知道:一切皆有可能。而出国之后,中美间国力差距的迅速缩小,又让我感触颇深。近20年来,是国内同胞创造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如今,我们带着新的技术、理念和视野从海外归来,相信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尽一分力。”于是,盎亿泰公司成了梅海为国尽力的起点。
梅海这样描述“盎亿泰”的由来——“我把企业取名为AE&E,A是红色,代表先进技术;E是白色,代表清洁能源;另一个E是绿色,代表绿色环境;底色是海蓝色。我希望通过新技术促进能源与环境和谐发展,建设蓝色地球”。
非震勘探,是油气勘探中的“冷门”,而微生物方法则是“冷门中的新兴”。公司成立之初,一些人不看好梅海的选择,但他坚信:“我们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6年后的今天,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梅海博士带领的盎亿泰正一步一个脚印:2007年,在四川的崇山峻岭;2009年,在新疆的戈壁沙漠;2010年,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无人区”;2011年,在广阔的渤海湾和南黄海海域……在这些油气勘探的高难度地区,6年来,他们共为国土资源部和三大油公司近50个高难度油气勘探项目提供解决方案,其有效性已被多项钻探结果验证。
梅海自豪地说,他有了下一个目标:用7年时间,让公司走向国际舞台。在他看来:“中国正在从大国走向强国。我们的归来,就是要为当前中国的产业转型注入更多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血液,让世界见证什么是‘中国力量’。”
来源:http://zqb.cyol.com/html/2013-11/04/nw.D110000zgqnb_20131104_3-08.htm